1 大小(Size)
圓形珍珠的大小以直徑來計算,單位為公釐。不規則形的珍珠,則以最長和最寬的長度來表示。
2 形狀(Shape)
珍珠的形狀也影響到它的價值,愈圓的愈好,但如果呈水滴形或蛋形也是具有價值的。很多設計師也會依照形狀的不同來製作成不同的款式,這也是近年來流行的趨勢,例如利用變形珠為主石,設計成各種不同形狀的動物珍珠飾品。
3 顏色(Color)
珍珠的顏色,大致是由三種不同的要素組合而成的。
1.本體色(Body Color):
大致上珍珠的本體色有粉紅色系、銀白色系及金黃色系與黑色系列四種。
在台灣大部份的消費者,偏愛粉紅色系與金黃色系,而在日本則較偏愛銀白色系,價值上並沒有一定的標準,完全取決於產量與地域的需求來決定。
2.伴色(Overtone):
伴色是當光照射到外層的珍珠層上,所產生的一種現象。當滾動珍珠時,最能觀察到珍珠 的伴色 (呈現於內圈黑暗的顏色)。
3.變彩(Iridescent):
珍珠除了本體色之外,還能散發出另一種像彩虹般的顏色也就是暈彩,那麼它的價值就更高了,通常多呈現在異形珠。
4 光澤(Luster)
就寶石學上來說,光澤的定義就是寶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。對珍珠而言,視為光從珍珠外層反射的能力。光澤好的珍珠,它的內圈和外圈越明顯。而光澤的好壞,則取決於珍珠的品質。如:養殖技術、養殖場所、水的溫度、珍珠在牡蠣中成長的時間等。光澤依以下四種表現其優劣,
A. 反射光特別明亮,表面可見物體影像且非常清晰
B. 反射光明亮,表面能見物體影像
C. 反射光不明亮,表面能見物體影像但較模糊
D. 反射光較弱,表面光澤呆滯,幾乎無物體影像
5 表面特徵(Clarity)
任何天然的寶石,都有其表面特徵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就珍珠來說,表面特徵愈少則價值愈高。
常見的表面特徵:裂痕(Cracks)、刮痕(Scratches)、白點(Pits)、腫塊或鞭痕(Bumpor Welt)、空隙(Gap),總結以上特徵,得一表面特徵評分,
AAA 肉眼難發現特徵
AA 表面有非常少的特徵
A 表面有較少的特徵
B 表面有較多且明顯的特徵